读博士的时候我们系每年春季都会有一两天让在读的博士生留出特定时段待在自己的办公室,因为一些接到耶鲁的 offer 但还没有做决定的学生会到学校参观,他们可以到系里走访在读的学生,通过提问交谈更全面地了解学校和院系来帮助他们做决定。有一次走进来一个头发已经有点白的人,我还以为是本校其他系的教授,而他告诉我他拿到了我们系的 offer,所以来看一看。他多年前毕业于一所知名法学院,在纽约已经是一位成功的律师,但是他后来对计算机更感兴趣,所以决定不再做律师而从头开始学计算机。和我面谈时他已经完成计算机科学的本科学业,并被几个学校的博士项目录取。我问他是不是希望做计算机犯罪之类与法学相关的领域,他说不是,就是想完全转行。我对这件事印象深刻,一直记得。在我学生时代的认知里,高考时的选择基本上决定了一生的方向,而这个人在人生到了一半的时候不是只改变了方向,而是回到一个新的起点重新开始。
今年我一位侄女高考,所以问了我一些关于学校和专业选择的问题。我的基本建议是优先考虑报一所好的学校,专业是其次,尽量和兴趣接近就行。因为学校决定了未来四年的学习环境,这是很难再改变的因素。而大学里通常所有课都是可以选的,想在另一个专业再拿个学位也不是不行。这是我在走过这条路后回过头来按理性的思维给的建议,但是我自己高考的时候却是反其道而行,所有志愿填的都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并且不服从调配。当时我们还是先提交志愿后参加高考,不确定性更高。那时自己的概念里大学专业就决定了未来的从业领域,所以即使被录取到差一些的学校也不想在专业方面做妥协。所幸没有考得太离谱,还是被按第一志愿录取了。
我曾经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很幸运,在中国的同龄人里较早开始接触计算机,从小就知道未来想做什么,所以在别人纠结专业的时候我完全不需要选择,而自己的兴趣也正好是发展很快、机会很多的领域。但是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因为过早地在某方面产生强烈兴趣而排除了其他可能性未必是一件好事。Nike 创始人 Phil Knight 在他的自传 Shoe Dog 里说:
I feel sorry for the people that know exactly what they’re going to do from the time they are sophomores in high school. I think the process really needs to go through a time period before you really find what it is.
他所同情的大概就是我这类人。我在中学之后偏科是比较严重的,注意力都在计算机和英语上,到了最近这些年反倒因为对其他领域的好奇心而看了很多书来填补知识的欠缺。我比较后悔的一件事是在有时间有条件的学生时代没有更多地向广度扩展知识体系。
如果你关注 Charlie Munger 的文章或演讲,会知道他在很多场合强调过多学科思维的重要性。他认为具备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模式对于做正确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只精于一门的人,一方面容易管中窥豹,拿着锤子就觉得什么都是钉子1,另一方面在某方面的资历越高,就越容易自信、越看不到自己的盲区、越可能在自己的称职范围之外做错误的决定。Liberal arts 教育对本科的定位是有所侧重的通识教育,所以很多美国大学都是先进入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再选专业。耶鲁的很多本科生到最后一年才选定专业,并且本专业的学分只需要占到毕业所需总学分的三分之一,所以拿双学位是很常见的事。在我们系即使是博士,前两年也要上各方面的课程,必须通过所有四个领域的综合考试2才能选择导师和具体的研究方向。我的导师在计算机科学的多个方向都有很高的成就,所以无论我选择在哪个方向深入下去,他都可以指导我。有一次我告诉他我对很多东西都挺感兴趣的,苦恼于如何决定博士论文的主题。他对我说「不用担心,大部分人的问题是专业化得太早,那并不是一件好事」。
很多父母都会努力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就好像人生是一场赛跑。如果这么看的话,人生的轨迹就应该是线性的,每个阶段做的事情都应该是以上一个阶段为基础,不断积累,这样才能把到达终点时的某个指标最大化(可能是金钱、名望、或其他用来衡量人生的标尺)。以这样的人生观,本文开头的那个律师就不应该放弃已经有丰厚回报的事业到另一个领域从零开始。但是人生并不是一个比赛,往回看的时候充实感来自于在有限的人生里对多种可能性的探索,对大千世界的体验,以及对自己好奇心的满足。我很尊敬那些追随内心,不介意成为另类,在任何年龄都有勇气再次成为新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