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12 月 Newsweek 出版了最后一期纸质杂志,之后全部改为电子版。这件事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不久前我受邀参与了中国数字期刊协会组织的一次与媒体界朋友的交流。其实最近几年一直有很多关于传统报社、杂志社会被互联网杀死的论点,并且得到了比较广泛的支持。这个论点一般被表述为新媒体或者社交媒体会取代传统媒体。这里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很多人因为报纸、杂志存在的时间比较久而把他们叫做传统媒体。参考 Wikipedia 上的定义,新媒体是指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在任何电子设备上对内容的即时访问,并包括交互的用户反馈、参与以及围绕媒体内容的社区构建。而旧媒体或传统媒体自然是指在互联网和新媒体出现前的通讯与表达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所谓旧媒体和新媒体的差别主要是传播渠道和访问方式的区别。而对于报纸和杂志来说,最宝贵的财富和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内容。

说新媒体会取代传统媒体本身没错,但这只是渠道的更替,并不意味着原有的内容生产者会被取代。好的报纸和杂志如果拥抱新的渠道、满足互联网用户在访问方式上的需求,在互联网逐渐成为主要的内容渠道后,仍然会具备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为他们具有很多难以被取代的优势:专业的制度和流程、媒体责任感、读者的信任感、能持续稳定地输出高质量内容。包括各类SNS在内的互联网产品优势主要在渠道上,这些渠道仍然需要高质量的内容才有价值。

当然,在互联网上用户的互动本身也会产生大量内容,但这些内容的质量一般来说比较低,大部分不具有广泛的传播价值。拿国内用户最多的SNS之一新浪微博来说,很多用户把它作为一个发现和过滤内容的工具,最终还是会点击链接到达专业媒体的网站。微博为这些以产出内容为主的媒体带去了大量流量,而不是消灭他们。如果没有好的第三方网站产生大量好的内容可供微博传播,相信微博的价值会低不少。

很多人会说除了正常的竞争外,互联网上出现的对版权的侵犯也会威胁内容的产出者。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内,都在不断加强对版权的保护,社会对版权侵犯的容忍度越来越低,侵权事件也越来越少。这一点从中国在线视频行业的发展就很容易看出。中国的互联网生态系统在很快成熟,很多用户非常愿意为优秀的产品和内容付费。除了传统的付费订阅或购买外,掌握内容的媒体和其他互联网产品一样能利用网络带来的新机会和商业模式,如广告和增值服务等。

威胁报社、杂志社、出版商的,不是互联网,而是他们自己。出版行业需要接受和拥抱互联网带来的新渠道和消费方式,要能在线下传播也能在线上传播,能在线下经营品牌也能在线上经验品牌。互联网把整个世界的一切节奏都加快了。在飞快变化的环境中适者生存,会有一些出版物消失,但是杀死他们的不是互联网,而是能更好适应互联网的其他同行。到头来媒体就是媒体,不再会有新旧之分。这就像现在说的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一样,其实只是在某个发展阶段里人为的区分而已,最根本的东西是变化很小的。